有患者表示自己对二甲双胍到底能不能长期服用,哪些人不能服用二甲双胍存在很多疑问。今天,我们就请来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的相关专家,就二甲双胍这种常见降糖药物的一些问题与各位糖友进行交流。
什么是二甲双胍?
几乎所有糖尿病患者都服用过二甲双胍,对这种药物都会十分的熟悉。
事实上,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双胍类降糖药物被开发并应用到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以来,二甲双胍到目前为止已经是一位服役60余年的“老兵”了。这种药物直接作用于葡萄糖的代谢过程,通过抑制肝糖异生,减少肝糖输出;通过促进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增加肌肉、脂肪等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改善胰岛索敏感性;还可以抑制肠道吸收葡萄糖。因此,二甲双胍与其他口服降糖药物不同,能通过多种途径降低血糖,适用于2型糖尿病的各个阶段。由于二甲双胍不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因此单独应用也不会引起低血糖。
而且随着二甲双胍的广泛应用,其在降糖之外的作用也被逐渐发掘。1998年首次肯定了二甲双胍具有降低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并发症风险的作用。而且由于由于二甲双胍降糖疗效肯定,不增加体重,可以改善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特别是近年来不断开发的新的临床适应症和潜在获益,进一步巩固了其在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中的地位,被各种2型糖尿病治疗指南或共识推荐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以及药物联合治疗和胰岛素治疗的基础。
据去年11月的《健康时报》报道,目前还有研究认为,二甲双胍能够促进脱发再生、辅助治疗自闭症、逆转认知障碍、逆转肺纤维化、预防黄斑变性、调节血脂等,且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哪些人不能用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当然是一种很好的药,但药物毕竟存在禁忌症。那么哪些患者不能服用二甲双胍呢?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专家表示,存在以下禁忌症的患者最好不要服用二甲双胍。
1. 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首先要说明的是,二甲双胍通过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几乎不与血浆蛋白结合,不经过肝脏代谢,在体内也不降解,直接作用于肝脏和肌肉,减少肝脏糖异生,增加肌肉葡萄糖酵解。因此,二甲双胍无肝毒性。也就是说,对于肝功能健康的糖尿病患者来说,长期服用二甲双胍并不会对肝脏功能造成损害。
但肝功能受损者使用二甲双胍时应谨慎,尤其是那些患有肝炎或其他肝病,伴有肝功明显异常的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时应密切监测肝功能。这是因为肝功能受损会明显限制其对乳酸盐的清除能力,使得二甲双胍降糖过程中产生乳酸积聚的风险增加。
类似的是,肾脏功能受损的患者在服用二甲双胍时也应格外小心。要知道,肾脏是二甲双胍排泄的主要途径,服药12 小时内,通过肾小球滤过及肾小管分泌,90%以原形从肾脏清除。肾功能受损的患者使用二甲双胍可能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增加乳酸酸中毒发生的风险。
2. 严重胃肠道疾病患者
部分患者在服用二甲双胍后可能会出现胃胀、腹泻、恶心及其他腹部不适症状。因此如果患者本来就患有严重的胃肠道疾病,就应在就诊时主动告知医生,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判断是否可以使用二甲双胍。
3. 特殊人群
孕妇、哺乳期妇女、10~16岁之间的患者,以及65岁以上患者都应慎用二甲双胍。在需要使用时,需由医生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及病情进行指导服用。10岁以下的糖尿病患者不推荐使用。伴有严重创伤和严重感染以及有一定缺血缺氧性疾病的糖尿病患者,也要慎用二甲双胍,以免加重缺血缺氧而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
总之,二甲双胍作为糖尿病治疗最常见的药物之一,能坚持“战斗”60多年,这是一种优胜劣汰的结果,也证明了这种药物的良好效果和安全可靠。糖尿病患者如果被医生要求服用二甲双胍,就应严格按照医嘱服药。但也千万不要盲目服用这种药物,毕竟是药三分毒,盲目服药是对自身健康的不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