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物与临床》这本杂志呢发表了这样一项研究,研究指出,我们人体的血糖有一个随着季节变化的规律。
这个规律就是:每年到现在这个时,也就是夏末初秋,人的血糖就开始慢慢地往上走;等到了冬季,1月份、2月份血糖值就会达到一年之中的最高峰,这个时候是糖尿病全年的一个高发期,每个医院的糖尿病人都特别多;等到冬天过去,我们的血糖呢又慢慢的往下走,4月份,5月份一路往下走;到了6月、7月,血糖就到了一年之中的最低点,这个情况呢,普通人和糖尿病人都是一样的规律。
为什么血糖水平会这样变化呢?这主要与气温、饮食、运动、情绪等等有关:
比如现在初秋这个季节,天气变凉,越来越低的气温会刺激我们的交感神经,包括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也就是升糖激素)的分泌都会增多,这个时候血糖就会升高起来;随着天气越来越冷,人们的食欲也提升了,开始吃的油腻起来,北方人还有贴秋膘的习惯,大鱼大肉吃起来;到了冬天呢,室外特别冷,天黑的也早,人们普遍的户外运动就减少下来了。
运动我们知道可以提升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所以我们看,冬天在激素和饮食,运动的共同作用下,我们的血糖就是最高的。
那为什么春夏季节,血糖会低呢?这主要是因为,在暖和的温度下,胰岛素的分泌会增加,人体的新陈代谢也更旺盛,能量消耗也大,我们消耗的糖也就多起来了。所以血糖一般在夏季是最低的。
对没有糖尿病的人来说呢,即使血糖随着气温的降低,会有所上升,但是也不会超过警戒线;但是对于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人来说呢,秋冬季的血糖水平确实要比春夏季更难控制,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特别注意控制好自己的血糖水平,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心理上有数,管住嘴,迈开腿,防止血糖突然性的升高。